cover_20210220

2021-02-20

【境外公司】

經濟實質大小事(下)




對客戶的影響

儘管有這些變動,不過經濟實質法案對於許多管轄區來說,現在隨著首次經濟實質報告正在進行,這些規範已經逐漸深入從業人員與客戶的心中。

然而,凱利表示:「經濟實質所帶來的挑戰主要是額外的法規遵從與費用,這會造成大量的作業且耗時。」

她又說:「對於那些決定不符合新的規範的實體來說,他們將會被要求有更進一步的舉措來符合新的規範。如果這些實體以前跟管轄區(亦即他們證明經濟實質的地方)沒有大量的業務往來,這也會造成大量的開銷跟不便。

專家甚至推測考量到公司的營運狀況、董事的地理位置、以及他們的智慧財產資產,經濟實質的規範也許會導致公司搬遷至其他管轄區,因為企業正在尋找最容易申報經濟實質的管轄區。

布朗也注意到額外的法規遵從所造成的金錢負擔,但是他也解釋了經濟實質法規本身在根本上就是會有更多的挑戰。 他表示:「就我的觀點來看,其中兩個最大的挑戰是在某種程度上,經營企業的觀念過時與經濟實質的內容。現今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增加,以及企業的虛擬化,推出具體或實體的員工地理位置來做為經濟實質的唯一仲裁方式是有違常理的。」


在新冠肺炎期間的法規遵從

然而,最近這些議題跟2020的主要難題:新冠肺炎疫情相比,已經是小巫見大巫了。尤其是提供在特定管轄區實際存在的證據的方面,許多企業因受到健康危機造成的全球性的旅行限制而受到阻礙。

因此,考量到新冠肺炎的影響,許多管轄區已經被迫重新檢視他們的經濟實質規範,並且在某些案例中推出緊急法案。凱利評論道,開曼群島的政府開始讓企業安心:「國際稅收合作部門承認新冠肺炎也許會影響某些實體在這一年於開曼群島舉行董事會議的能力,該部門確認了在這段充滿不確定性的時間裡,必要的董事會議可以用線上的方式進行,並且在決定一個實體是否通過或不通過2021年度申報經濟實質測驗的時候,會考慮以個案的方式來處理。」

三月的時候,百慕達、根西與澤西都宣布了在疫情期間申報經濟實質的實際方法,其建議公司維持與保留公司政策如何應對公司員工的旅行限制與政策實施期間的相關紀錄。

英屬維京群島國稅局頒布指導原則,協助管轄區內的企業符合要求,並建議如果可行的話,公司須在英屬維京群島指派替代董事,並說明不是所有的董事都必須參加在英屬維京群島所舉行的董事會議,也允許線上會議。

巴哈馬的財政部在八月宣布如果實體可以展示出董事會議因為相關的旅遊限制而沒辦法以實體方式在管轄區進行,附上合格的線上會議文件也能滿足要求,且遵守規範的實體會被視為合乎「指導與經營」的法規。

「對規範的影響變少了,對工作的實際操作層面的影響卻增加了。」根西IQ-EQ私人財富管理公司負責人阿拉斯德‧麥克勞倫說道。「我們都樂意使用電子簽名,也樂意享受居家工作的彈性。當局已經接受在居家工作的時代,實體的董事會議就是不實際,也沒有必要,而且疫情也已經加速推動了這種效率。

最終,趨勢顯示法規—例如經濟實質的規範—很可能會擴及到全世界大部分的管轄區,而不論近來全世界的情況遇到的阻礙是什麼,客戶與從業人員都將因此而必須調整他們的法規遵從與申報。

但是疫情一定造成了新的問題,布朗表示:「這說明了用實際存在的方式申報經濟實質這個邏輯是有瑕疵的,遠距工作已經成了一種標準。不論每一位董事會成員本人何時身處何方,他們都絕對不會降低管理的程度,也絕對不會控制董事會管理公司。」


原新聞出處:【STEP 2021/01/13】

  返回 新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