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將加強查核地下經濟,維護租稅公平。官員表示,未辦稅籍登記而營業,及已辦稅籍登記但短漏開統一發票的營業人,屬於較常見的「隱藏經濟」,將是查核重點。
財政部表示,為有效掌握地下經濟稅源,各地區國稅局已利用跨域資料庫及大數據蒐集課稅資料,持續精進查審輔助系統選查條件,並運用人工智慧(AI)輔助查審選案分析,強化課稅資料蒐集及查核技術,提升稅捐稽徵效率。
目前常見地下經濟大致可分「非法經濟」,即法律不允許的經濟行為,例如走私、販毒;另外就是「隱藏經濟」,像是未辦稅籍登記但營業,或已辦稅籍登記但短漏開統一發票。
針對「隱藏經濟」類型的地下經濟,目前各地區國稅局已有三大因應措施。第一是每年不定期辦理稅籍清查,及早發現未辦稅籍登記擅自營業的營業人;各相關單位通報有查核必要的案件,會列為優先選查對象。
第二是對已辦稅籍登記短漏開統一發票,不定期派員就營業人銷售貨物或勞務取得代價的行為,透過蒐集交易物流、金流及憑證流,運用進、銷項憑證勾稽機制及選案查核系統,針對異常案件查核有無逃漏稅情形。
三是跨機關建構合作及通報機制,由各地區國稅局加強與司法檢調及洗錢防制單位的橫向聯繫,查緝逃漏稅及稅務犯罪,共同打擊逃漏稅及洗錢等不法行為,以維護租稅公平。
同時,財政部指出,加強查核跨境避稅行為,維護國家稅收,也是今年查稅的重點工作,避免部分跨國企業集團利用各國稅制的差異或於低稅負租稅管轄區進行租稅規劃,規避我國稅負,造成雙重不課稅或是極小化稅負情形。
對此,財政部參考國際反避稅發展趨勢,建構反避稅制度,包含移轉訂價制度、受控外國企業制度等,以防杜跨國租稅規避,維護租稅公平及國家稅收。
官員說明,未來將持續關注國際租稅發展動態、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及各國推動第一支柱及第二支柱情形,審慎評估導入相關制度的必要性及時程,除協助稅制接軌國際,同時要避免我國課稅權拱手讓人。
財政部各地區國稅局所利用的「跨域資料庫(Cross-database)」是指在不同的資料庫之間進行資料交互或查詢的功能。通常情況下,不同的資料庫是相互獨立的,並且無法直接進行跨資料庫的操作。但有時候需要在不同的資料庫之間進行資料共享、查詢或整合,這就需要使用跨域資料庫的技術來實現。另外,利用大數據搜集課稅資料,可以提供財政部門更全面的資訊,以便進行更有效的稅收管理和課稅措施。大數據搜集課稅資料可能的好處有:
財政部僅需要注意大數據搜集和分析所必須遵守相關的隱私和數據保護法規即可。
若不諳相關法規規定,建議找專業會計師進行諮詢及協助。本公司備有專業團隊,隨時掌握各項政策與稅務的更動,為客戶謀求最大的優勢與經營效率,詳洽本公司專業會計師。
原新聞出處:【工商時報 2023/06/16|傅沁怡】